中寶鎳業(yè)深陷虧損 寶鋼退出中鋼獨撐
2011年06月14日 9:40 9008次瀏覽 來源: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: 鎳資訊
深陷鎳礦投資虧損
寶鋼撤資后,與中寶鎳業(yè)配套進行的上游原料投資虧損,一度使中寶鎳業(yè)成為“燙手山芋”,至今未“冷卻”下來。
在2009年6月中寶鎳業(yè)成立之前,中鋼配套中寶鎳業(yè)開工進口了大量紅土鎳礦,但由于鎳鐵和紅土鎳礦價格均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暴跌,中鋼在紅土鎳礦進口業(yè)務上也發(fā)生了數十億元浮虧,從東南亞進口的紅土鎳礦如廢棄料一般扔在港口的碼頭,至今沒有投入使用。
即使是在大量紅土鎳礦庫存在港的情況下,中鋼仍然擴大投資印尼Sulawesi鎳礦項目。
中鋼一位管理人士對本報記者解釋,公司投資印尼鎳礦與紅土鎳礦壓庫是兩筆不同的投資,投資印尼鎳礦主要是為了使中寶鎳業(yè)獲得穩(wěn)定原料
供應,還可以增加公司的海外權益礦。
據記者了解,印尼Sulawesi鎳礦品位在1%至2%之間,年產能大約為50萬噸,是中鋼第一次接觸鎳礦。
來自中鋼集團官網消息,今年4月15日,產自印尼Sulawesi鎳礦的第一船5萬多噸紅土鎳礦已運到中寶鎳業(yè)所在的黃驊港。中鋼方面稱,這是中國大型國企在印尼進行紅土鎳礦資源開發(fā)第一個成功出口的案例。
中國企業(yè)在海外開發(fā)資源本來就處于摸爬滾打的階段,加上印尼復雜的投資環(huán)境,以及在投資鎳礦上缺乏經驗,中鋼的印尼Sulawesi鎳礦也遇到了一系列困難。
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,中鋼印尼Sulawesi鎳礦的開采成本已高于紅土鎳礦目前的市場價格,導致中鋼已無力開采,只能選擇以雇傭承包商的方式開采。
印尼方面的碼頭也存在問題,中鋼只能使用駁船將紅土鎳礦運到巴拿馬級的散干貨船上,這無疑加大了中鋼的運輸成本。另外,中鋼還面臨與印尼當地政府重新談判資源費的問題。
中寶鎳業(yè)困境
隨著不銹鋼業(yè)市場回暖,中寶鎳業(yè)的投產計劃再度被中鋼集團列入日程。
今年4月7日,時任中鋼股份總經理、現任中鋼集團總裁賈寶軍在中鋼總部參加了中寶鎳業(yè)專題匯報會,匯報會的主要內容是中寶鎳業(yè)8萬噸鎳鐵項目建設及試產準備情況。
目前,中寶鎳業(yè)已自建了4個室外料場和7個室內料場,計劃在本月投產。按照中鋼的計劃,中寶鎳業(yè)全部投產后,全年至少需要140萬噸紅土鎳礦。
然而,除了上游原料投資已經帶來的虧損、建廠所需的巨額資金、前期技術引進不合理等使得中寶鎳業(yè)項目面臨“投產即虧損”的窘境,中寶鎳業(yè)還面臨“投產即過剩”的市場環(huán)境。
本報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(yè)協會獲悉,2011年是我國鎳鐵產能大干快上的一年,生產企業(yè)將由2010年的70家突破100家鎳鐵產能失控的風險已初步顯現。
另外,中鋼一位內部管理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,短期來看,中寶鎳業(yè)的困難確實很大,但目前來看,在保證運作得當的前提下,中寶鎳業(yè)投產比不投產要“更劃算”。
[1] [2]
責任編輯:安子
如需了解更多信息,請登錄中國有色網:m.luytgc.com了解更多信息。
中國有色網聲明: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
凡注明文章來源為“中國有色金屬報”或 “中國有色網”的文章,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(chuàng)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(fā)布的文章。
如需轉載,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( 郵件:cnmn@cnmn.com.cn 或 電話:010-63971479)聯系,簽署授權協議,取得轉載授權;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“XXX(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)”的文章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,僅供讀者參考。
若據本文章操作,所有后果讀者自負,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。